【自主研发】海林自控专注细分领域——自主研发构建楼宇智慧中枢

日期:2024-04-09 13:30:00 来源:


如何让办公楼里的照明、空调、安防等得到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做到节能高效?“运用楼宇自控系统,只需要一个智能面板就能实现。”北京海林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林自控”)创始人李海清说。

作为楼宇自控行业的系统、产品供应商,海林自控为众多公共建筑的节能建设和改造提供了技术和产品,创造了便利、舒适且低能耗的室内环境。

在温控器领域深耕25年,海林自控从初创时只有6人的“小作坊”逐渐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单一产品到暖通系统的控制产品,再到结合能源分析和楼宇自控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公司立足北京,布局全国、全球发展,依托研发创新和优质产品,推动楼宇自控系统不断优化,产品与技术已拓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林的发展和理念



01 坚持技术创新

1999年,海林自控成立之初,主要关注的是暖通自控行业,即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对建筑物内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智能化监控和调节。当时,国内的暖通自控市场主要由几个外资品牌占据,国内同类产品较少,这让公司创始人李海清看到了潜在的商机。于是,海林自控从一个由6人组成的创业团队蹒跚起步。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是海林自控发展的不竭动力。温控面板厚度能不能再薄些?液晶屏幕能不能再大些?从最初的旋钮式温控器到液晶屏幕的创新,海林自控致力于打破传统的产品风格。

2001年,海林自控进行了大胆设想,超薄尺寸、大屏LCD显示的新款温控器诞生。2008年,在此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温控器被应用于北京奥运会17个场馆项目,包括鸟巢、水立方、运动员村、媒体村、射击馆等。海林自控凭借看家本领,告别了艰难的创业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从芯片到元器件均为海林自控自主研发,建立彩屏温控器标准化开发平台、新技术解决方案,带动温控器及电动调节阀行业快速发展……一系列自主研发产品的面世,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客户,也引起了业内关注。

海林自控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核心位置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专门成立研发中心及技术创新部,组建起温控器研发团队、楼宇自控研发团队、传感器研发团队和管理平台研发团队。

“国内相关基础研究较为缺乏,基础软件等方面人才也比较短缺,面对这一现状,公司努力克服困难,不懈推进基础性技术研发。”李海清说。近年来,海林自控一直将15%以上营业收入列为研发费用,投入产品创新和研发中。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专利29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著作权120项。


02 严格把控质量

把产品做好,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李海清告诉记者,海林自控之所以可以实现稳步发展,依靠的是严把产品质量关。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温控器起家的海林自控开始把目光投向范围更广的楼宇自控领域。如果说温控器是用来控制一个房间的温度,那么楼宇自控系统则能够监测和控制一个区域、一栋大楼甚至整个园区建筑内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所有室内的运行环境。一旦楼宇自控系统出现了问题,就意味着全楼的设备运行都会瘫痪,所以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非常高。

“不断追求创新、质量和服务——这些道理每家企业都懂,但要做好很不容易。”李海清说,公司在创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客户思维,致力于生产出更多客户需要的产品。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多个新馆建设和原有场馆的改造项目中,海林自控自主研发的楼宇自控系统与产品,以及酒店客房群控产品,全面应用在涉及能源管理、楼宇自控、智能照明等系统的地方。

“冬奥村的楼控系统从能源供应到末端使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除了在设备实施方案上要量身定做,还要在工程调试的具体环节中充分考虑如何优化控制策略,使设备和设施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既要考虑各建筑在冬奥会期间的使用状况,还要兼顾后冬奥时代场馆的长期运营需要。”海林自控技术支持工程师郑栋梁表示。

传统楼控系统将不同功能的设备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对于规模大的项目,实现末端房间与不同子系统的交互非常困难。海林自控研发出的微环境控制方案,将客房内部的采暖、新风、照明、窗帘等集合在同一个智能面板上,在严格把控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各子系统的交互操作,也大幅减少了工程实施的工作量,解决了传统楼宇末端协同控制的难题。


03 实现高效节能

在海林自控的智能工厂里,一条30米长的温控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温控器产品实现了自动化组装、测试、包装和码垛。海林自控运营中心总经理廉伟兵说:“海林智能制造工厂的持续扩大,确保了交付、质量、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瞄准数字化转型及“双碳”转型,海林自控研发出能源楼控系统,将能源管理和楼宇自控融合,形成闭环管理。

“‘双碳’的核心之一是节能。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并列为我国三大能耗大户。我们将能耗监测系统融入楼宇自控系统,在保障传统楼宇自控对设备自动化管理的同时,还可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李海清介绍,这一做法的提出,就是要解决公共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和提升建筑内各个系统功能,特别是暖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做到建筑用能按需供给,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公共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及碳排放。

“有别于传统的楼宇自控、机房群控、照明控制、能耗控制等分开管理的模式,我们利用能源楼控系统,致力于将建筑楼宇逐步实现从能源的高效产生到能源的合理输送与分配,再到对能源在楼宇内有效应用的监测、分析、控制与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把能源管理与楼宇设备运行融合互通,达到数据打通、按需供给、协同运行的目标,可使建筑楼宇节能30%以上。”海林自控副总经理李斯洋表示,这一方案顺应了国内外楼宇节能降碳的大趋势。

通过将能源管理和楼宇自控系统紧密结合,海林自控在楼控市场上的角色逐渐从“追随者”转变成“领跑者”。